解读邢春及其作品,或许有种这样的错觉:月亮与太阳各有自己的半个世界,似无可争,
但偏有“醒”与“梦”之争。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谁说日光下是醒,月光下是梦?
真实,是艺术的另一种极致抽象。
首位年轻女性海派玉雕大师邢春一边清醒,一边沉醉。
她将生活的语言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与洞察自然融于作品的细节分毫,不着痕迹,悄无声息。
而完美其实是一种残缺。在探寻玉雕艺术空间之路上,
每一种关于技法、色彩、符号或是构图、比例、选材的微小之美,实在是妙不可言,
它们没有极致,但冥冥之中循着第六感与本能触觉,体悟唯有自己懂得的奥义与乐趣,
这个过程本身,我们将它称之为“完美”。
缺陷之憾,当然会有。也正因于此,发现遗憾是关于生活的稀松平常。
为什么越重叠就越期待本色,越丰富就越渴望平常?
期望在平凡的生活探得幽隐的真意,寻得默契的知音。
稀松平常,不简单也非简约本身。
艺术源于并超脱生活。在邢春的平衡哲学中,
她试图探索艺术之美与烟火之意的契合,以诗性解读“雕刻”这一综合性命题。
将日常与平淡以“第三眼”解构重组,且不赋予任何额外含意,一根线条,多根线条,一个面,无数个面...
或为仕女,或为花鸟,或为禅意...在无数点线面的构成的空间里,被不同人解读出不同的生命立像。
正如在每一天柴米油盐混合分子的集合中分辨出每一缕烟火对于味蕾的重塑。
雕刻,心以载道,真正功夫在玉外。
每一种常人无法感知的平淡与微妙,都赋予大师探寻每一个灵感、每一个“自我”的更多可能。
其实,关于设计关于创作,在某种设定下,一切都是“起点-末点”的循环。
对创造的追求不妨说对自由感与真我的追求,挣脱客观对女性语言的身份束缚,向内心与直觉出发,永无止境。
平凡是最坚定的本质。
如何界定?如何打破?
是否忘了锦衣华服美器的背后,真正与时代与自我的对话,潜藏何处?
最内核、最真实也最朴素的温度将何以寄托?
隐晦的仍旧隐晦,光明的仍旧光明。
当所有的光芒往后倒退,坚守在原地的心,反而更清晰立体。
不为「破」而打破。
左手生活,右手艺术,一面还原真实,一面邂逅想象。
邢春的作品呈现出的诗意之美,从生活中提炼,又返养于生活,循环往复。
她特有的细腻与深刻,正平静穿过时间的刻度。
不止于双面的多面性,自由出入生活与艺术,始终守恒关于「人」的温度。
邢春
首位年轻女性海派玉雕大师
海派玉雕师
上海玉雕大师
国家一级高级技师
中国神工创意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