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对玉的崇敬之情,是与生俱来的。如果说宗教让个体拥有了共同的信仰,让信徒有了行动的动力,是文明留续的工具之一,那么早在宗教之前的蒙昧时代,我们就对和田玉这种充满神秘色彩的石头有了强烈的崇敬之情,将之奉为神明。当历史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对峙和融合后,文化完成了一轮又一次轮蜕变和更迭后,中华文明变得更加强大包容,对和田玉的信仰,一如既往。


朝隆合-2179.jpg


原始社会中,玉石被用作祭祀礼器,沟通天地的媒介,这便是对玉最初产生崇拜的雏形,宗教中玉文化的光辉由此开始书写。玉璧祭天,水神玉龟,地神玉蝉……红山文化及良渚文化中的诸多“玉神物”,都曾带领着巫咸通鬼神、知山川、识天象、治一方。


朝隆合-2136.jpg


“玉德说”是人给玉赋予了一定的神性和人性,如同宗教中的仙人神佛,都拥有完美的道德和人格一样,玉也是美好品质的集大成者。

被民间本土滋养而生长发展的道教文化,对玉情有独钟,将玉的神秘与美丽融合杂糅成许许多多神话传说。如《搜神记》中,杨伯雍终南山下种石子,最终却收获白壁五双。《洞冥记》中,神女赠予汉武帝的玉钗,化为神鸟飞天……还认为玉为“阳物之精”,食之延年益寿,轻身成仙。“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大概便是最早的食玉记录。


朝隆合-2121.jpg


而后,白马寺的建成,象征着佛教正式坐落中国,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玉佛造像入驻各大佛寺,佛教和玉便由此纠缠千年,直到现在,我们都认为佩戴观音、佛像能够保平安,消灾减难,祛除厄运,逢凶化吉。“男戴观音女戴佛”,越来越多的玉石爱好者,都喜欢收藏宗教题材的玉雕或者配件,即便没有宗教信仰,也是求个心安,图个吉利。


朝隆合-2175.jpg


对和田玉的崇拜,与宗教崇拜,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探究和田玉千年之久,尚且没有将之完全解构清晰,玉石身上浓重的神秘色彩,也像宗教一般引人遐想。


29.jpg


在抛去迷信之外,玉石身上寄托着人们对于神明、对自然、对美好的向往和敬畏之情。佩戴仙佛的玉饰,也能够使人心神清明,达到身心融合的宁静之境。而这些玉器,同样具有很好的收藏,观赏价值。所以,去收藏一块玉吧,像崇拜一尊神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