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玉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听见这么一个词“满皮”,而且似乎沾上满皮的东西,价格要高出些许。到底什么是满皮呢,满皮的东西,真的一定就更好吗?
“满皮”,它不是说整块料子全部都被皮色包裹着。业内所谓的满皮,一般多用于籽料作品,毛孔或者皮色,覆盖到了整件作品三成以上,或者其中一个平面保留了全部的毛孔皮色,就能称之为满皮。通常来说,满皮的这面,也是这块料子本身最漂亮,瑕疵最好的部分。
按照这样来说的话,满皮的作品比普通的贵,也就不难理解了。皮是籽料的象征之一,带皮的料子本来就要比不带皮的价值更高点,这个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满皮雕件,又要比其他不是满皮的更高贵一些。因为籽料做成雕件,通常得先经过一些挖脏去绺之类的处理,这种处理很多时候都是在皮色部分下刀子的,因为皮色纵然漂亮,却也很危险,整块料子中,最为脆弱的部分才容易被浸染上色形成皮色,所以很多瑕疵其实是出在皮色部分或者其周围,比如黑点,僵,脏等等。而能够留下满皮,证明了这块料子,它本身的底子就很干净,不用做过多处理。
而且对于鉴定来说,满皮也是一种保障。毛孔皮色作为籽料的身份象征,但凡是籽料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留一小块毛孔“以证清白”。就算是最素的东西,比如手镯,圆珠,也会在一个地方特意留皮。同时毛孔也是籽料作假的重灾区,常说“说多错多”,籽料造假也是这样,假的东西,做的越多越容易露出马脚。敢大面积留下毛孔的满皮作品,要么造假手段非常高超,能自信瞒天过海,要么是货真价实的好籽料,能经得起检验。高超的手段需要好的技术和财力,一般也很少有人花大价钱去造假,所以,满皮的作品,在真伪问题上,大部分都能有所保障。
但满皮的东西,一定都是好的吗?也不尽然,做雕件留皮与否,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它最后呈现出来的整体效果,如果是无事牌这种简单的题材,留一面满皮再好不过。而有些较为复杂的题材,为了尽可能保留“最大价格”而强行留皮,导致最后整体效果并不是很好,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
所以说,满皮是一种追求,但也得根据实际情况考量,只有既保障了题材特色,又展现出满皮的珍贵,这种才是最有收藏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