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有玉,藏于山川、经亿万载,汇聚天地灵气而生,正是激起古人“爱玉之心”的基础。


朝隆合-2274.jpg


历史上爱玉成痴的名人数不胜数。

孔子爱玉,将其从神坛拉入尘世,将其从朴素的外表之美中升华,与君子美德联系起来,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哲思,还使得“比德以玉”的思想深铸民族血脉,成就玉文化史上光明而盛大的一笔。


朝隆合-2109.jpg


诗仙李白也是玉的忠实粉丝,他将对玉的喜爱包裹在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诗句中,“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箸并堕菱花前”……玉是“美好”一词的物化,诗情文字中反复的玉,亦是他心中翻涌的爱玉情潮。


朝隆合-2272.jpg


乾隆爱玉,嗜玉成癖。清代宫廷玉器数量之多,做工之精,器型之多,使用之广,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媲美的。乾隆时期的治玉工艺为古代治玉的高峰,并形成以“乾隆工”为代表的帝王玉玉雕新风尚。据说,故宫三万多件藏玉中,一半都是乾隆年间制造。“玉痴”之名,名副其实。


朝隆合-2143.jpg


爱玉,是中国人贯穿古今的风尚,玉随人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几经沉浮,如博纳百川之水,川流不息,直至今朝。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根植于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朝隆合-2202.jpg


时至今日,国人对于玉的审美已经形成体系,筑室集雅,格物寄情,是中国人对生活美学的修行。

审美即生活,往往日用而不知也。居室明净,玉器贮藏其中,兼具实用与审美的双重需要,以达到精神上的雅逸愉悦。借由一方玉石,直抵心灵的虚静之美,审美也在常年累月的熏陶中修齐。方寸之间,添耳目之供给,寄身心之修养,精神上的满足,最能充盈躁动不安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