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料挂红,价值连城”,除了现如今大热的红皮料,还有一种更为稀有神秘的存在,便是红沁料。
书中对红玉,有过这么一段描写:“艳若鸡冠,油脂光泽,其紫红处如凝血、赤红处如朱砂,质地细腻温润、硬度高”,且东汉王逸也认为,玉的价值从高到低为赤、黄、黑、白、青。而真正传说中的红玉,少之又少,鲜有人见过:
红玉
所以,稀有的红沁,便暂代了红玉在人心中的地位和向往。沁,说到底也是一种籽料皮色。籽料的表皮,受到微量元素长时间的浸染,河流再日积月累的冲刷下,时间越来越长,沁色便越来越深。一般来说,沁料比普通的皮色料,形成时间会更长些,很多红沁黄沁等,它们的年龄或许已有上亿年。
籽料皮、沁变色的过程,一般是由浅金、金、深黄、红色、棕色、黑色逐渐深化。为什么说红沁是比红皮、黄沁料更为稀有的存在?是因为要形成红沁,首先它的年份就要比一般的皮色料,沁料更长,而且沁料很少有刚好形成红色,除去黄沁外,其余大多数都是红黄之间,或者红黑之间。
我们把颜色附于料子表面薄薄一层,称为皮色料;将颜色深入到内部的料子,成为沁料。从物理学角度来说,铁元素若是长期浸染,会在玉的表面上形成黑斑,这是比较难避免的,也是判断红沁真假的依据之一。
因为刚好形成正红色太难得,所以深红、暗红的沁料,也可以称为红沁。一些玉友,可能听过这么一个说法:黑皮料子,盘完久了,会慢慢变成红皮;伴黑色的红沁,盘完久了,其中的黑斑也能逐渐变红。这些说法可能没有确凿依据,但也侧面说明了重皮色料、沁料的可玩性和可变性,这也是玩家们爱玩沁料的原因之一。
收藏沁料,有说法是,一般到红沁就到头了,因为理论上来说,若是料子被铁元素及其他物质浸染更久,达到了纯黑色的地步,其内部的透闪石成分也已变质,不再是物理意义上的和田玉,便没有收藏的意义——不过讨论这些意义不大,红沁已是万里无一,真的黑沁,有几个人见过呢?
红沁,是许多人梦寐以求,却不敢多想的物件。不仅因为它难得,还因为现在市场上以红沁、红玉自居的料子,大多都有问题。要么是俄料,要么就完完全全是染色。真正的红沁料,在自然光下观察,是黑中带红的,哪有那么多红的刚好的料子?
约莫二十年前,在玛丽艳发现过一小部分红沁料。如今过去这么久,确实一玉难求,在新疆本地市场,也很难再见到了。也是,就算在古代,上品红沁,也只有王室才能使用,于百姓而言,只是只闻其名,不见其面。其实玩玉,随心即可,世上不可得之物太多,如若没有真正的实力,对神秘的红沁也不必太过执著,珍惜眼前,去玩玩那些能够玩的到的,未尝不是一件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