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比德于玉,
宋徽宗爱玉成痴,
乾隆藏玉疯狂,
曹雪芹,玉石贯穿红楼梦全程,也贯穿他曾富贵荣华的一生。
如果说世人都爱和田玉有点夸张,但这在东方国度,在中国却是事实。
千种玛瑙万种玉,真正意义上的“玉”,而非“玉石”,只有和田玉翡翠两种,那么为何只有和田玉有资格被政府定为中国“国玉”?
和田玉不似翡翠,它是专属于东方文明古国的玉石瑰宝,是不折不扣中国人的奢侈品,从古至今就受到国人的喜爱与珍藏,无需包装,没有过渡,更不靠炒作,自然而然就是中国人心中的最爱。这种情愫是刻在国人骨子里的。
和田玉不似翡翠只有清代才受满清民族的皇宠,它是自中国开朝以来,或者说在旧石器时代时,其文明时代就已拉开序幕,直至建立部落,建立王朝,神权巫师、王公贵族无不以收藏、佩戴和田玉为荣。
中国是个赏玉、佩玉、爱玉的民族,人们以玉为德,以玉比君子,因玉具有温润坚贞的性情和含蓄合光的意蕴,象征了中国人具有玉一般的内涵与高德。
除此,中国是最喜和平、最尚中庸的民族,因此,中国人喜欢和田玉的温润而泽,白色代表坚贞,心性纯净,玉性中正代表大圆融大智慧,不与人争执,以仁义得人心,以大局得王道。
在中国,从古至今,藏玉者,非富即贵。家族拥有玉石,代表书香门第豪门大户;男女者佩戴玉石,代表身份高贵温文尔雅。
事实上,君子遇志同道合者,对礼互敬,并互赠玉佩以表心迹,正是所谓的君子比德如玉,言外之意“你我志趣性情相投,品质都如这白玉一般纯洁无瑕,因此我看重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情愫,中国人也以玉石载之。玉佩玉璜往往是男女间最佳的定情信物,蒹葭苍苍,一块温润美玉,请你好生收下,待来年秋水之畔,白露成霜,我定践约来赴。
女儿待嫁出阁,为人父母者,必要留一双素玉镯子给她,戴在女儿手腕之上,绾住的是对她浓浓的爱意与不舍。
这种藕断丝连却又稠密悠扬的心意不会在嘴边重复叨念,却隐藏着父母对儿女的牵绊,这种血浓于水的感性思维,从古至今,传承不息,并在赠送玉镯这一习俗上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而玉镯,玉把件,玉摆件作为高价值的硬通货,常常被作为中国家族的重器一代代传承下来,传给子女,传给儿孙,传给后世后代,子嗣绵延,生生不息。
玉石市场不仅在国内得到迅猛发展,近年来,和田玉在东南亚、欧美等地区也开始产生影响,中国软实力与中国玉文化伴随着“中国风”、“中国现象”逐渐走向国际。
但从世界的眼光看,与钻石、宝石相比,玉文化的内在价值远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认同、传播。
从历史的眼光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民族像中国、中华民族一样,艺术品和文化道德传统联系得如此紧密,共生共长,可以说,和田玉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正是中华民族思想和精神的物质外化。
长河有渊源,文化无藩篱,和田玉的价值远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发扬与传承。
玉石无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情感无价,人心无价,在各地的各个角落,不外乎如此。唯有经典值得流传,和玉温润,宝光流动,这份国玉之衔,它配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