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说,不自修的人,德行败坏的人,不配玩玉。

而事实上,男人爱玉,女人爱玉,其实小人更爱玉。

因为心虚,理亏,因为没有,所以才越发想要“美玉加身”,以此彰显。

没有灵魂与操守的人,美玉戴身,似乎佩于行尸走肉,多少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味。



34.jpg


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戴玉,终究是好事。

君子佩玉,玉与相彰,温润愈德。

小人佩玉,由表及里,日久生情。

什么“情”?

性情,真情,人情。



58.jpg


不比君子坦荡荡,小人总长戚戚。

真性真情之人,才有人情味,才有良善心,自然挥洒,神定气安,舒朗秋月。小人则常于暗处伤人,内心阴暗,掩掩藏藏,为目的或金钱或利益或名望不择手段,早已失去生而为人的基本属性——情。

但人都不傻,知道自己缺什么,缺文化素养,缺传统大德,缺人生底气,交谈其中,发现自己人缘狭隘,手足浅薄,戚戚然焉。

于是戴玉,玩玉,佩玉,因为自知不足,缺少温度,寡淡无味,一块玉石加身,有了谈话的内容,有了文化的提携,有了财力的宣泄,有了温润的底气……



107.jpg


而妙就妙在,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底气有了,是低调的,财力炫耀了,是悄然的,涵养升了,是沉默的……

人们当然更愿与你亲近一些,热乎一些,而不排斥你了。

玉有灵性,其本温润。

关键在于,小人戴玉,自会羞愧,因为没有,所以想要更多,戴玉玩玉之时,其实已是自省自觉自知的时候。



27.jpg


玉石,在无声无息中早已在约束人们的内心,矫正人们的举止,圆融人们的性情。从来,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皆非一日养成。

古代中国,上至皇庭,官员觐见,佩玉腰间,自是身份级别之高,但更重要的是,皇帝要臣子约束自己的礼仪,进退有度,内心惶恐,且佩玉发声,伶仃作响,谋害举动,未靠近时,便已察觉。

下至民间,贵族身份者,才得佩玉,家族财力地位阶级使然。

公子佩玉,视作君子,温文尔雅,翩翩有度,凡举敬之;

淑女戴玉,视为娇子,眉目如画,林下风气,悠悠君心。

这一切,不过是玉石至情至性至柔的力量罢了。



221.jpg


籽玉出于水,更善于水,利万物而不争,厚德载物,尚善如流。

玉之温润,其本在于润而不温。

温,是人的温度,人的温暖,人的温情。



37.jpg


因有了人性的悲悯,灵魂的磨砺,道义的慈悲,才有了更利于“玉石之润”的温度,玉因有了“温”才更“润”,人因有了“润”而愈“温”。

一个有温度,有温情的人,才是真正有血肉有道义之人,是真正的如玉君子。